☊ 卡钻的概念 ☊
钻井过程中,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,称为卡钻。主要有"键槽卡钻、沉砂卡钻、井塌卡钻、压差卡钻、缩径卡钻、落物卡钻、砂桥卡钻、泥包卡钻及钻具脱落下顿卡钻"等。
地层构造情况、钻井液性能不良、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卡钻,必须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,以便有效的解卡。
▼
▼
▼
1、键槽卡钻
键槽卡钻多发生在硬地层中,井斜或方位变化大,形成了狗腿的地方。钻进时,钻柱紧靠狗腿段旋转,起下钻时钻柱在狗腿井段上下拉刮,在井壁上磨出一条键槽,起钻时钻头拉入键槽底部被卡住。键槽卡钻特征是下钻不遇阻,钻进正常,泵压也正常,但起钻到狗腿处常遇卡。随着井深的增加而愈加严重;能下放但不能上提,严重时可能卡死。
预防键槽卡钻的发生,首先得确保井眼质量,避免出现大斜度狗腿段;起钻时或再次下钻时应在键槽井段反复划眼,及时破坏键槽,并在起钻到键槽井段时要低速慢起,平稳操作,严禁使用高速起钻。
2、沉砂卡钻
在使用粘度小、切力小的钻井液钻进时,由于其悬浮携带岩屑的能力差,稍一停泵岩屑就会沉下来,停泵时间越长,沉砂就越多,严重时可能造成下沉的岩砂堵死环空,埋住钻头与部分钻柱,形成卡钻。此时若开泵过猛还会憋漏地层,或卡的更紧。沉砂卡钻的表现是:重新开泵循环,泵压很高或憋泵;上提遇卡,下放遇阻且钻具的上提下放越来越困难,转动时阻力很大甚至不能转动。其表现是接单根或起钻卸开立柱后,钻井液喷势很大。
在吸水膨胀的泥、页岩,胶结不好的砾岩砂岩等地层,在钻进或划眼过程中发生较多。主要原因是由于钻井液的失水量较大,浸泡地层的时间较长;钻井液密度小,或起钻未及时灌钻井液以及抽吸作用使井壁产生坍塌而造成卡钻。一般在严重井塌之前,先有大块泥饼和小块地层脱落,换钻头后下钻不能到底;有时在钻井液中携带出大块未切削的上部岩石;在钻进中突然发生憋钻,上提遇阻泵压上升,憋泵甚至钻具不能转动等现象,都说明可能是井塌卡钻。
卡钻事故发生后,首先要根据上提,下放,转动,开泵循环情况,以及了解到的井眼情况和卡钻前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,准确判断出卡钻的原因,再采取相应的措施。但不管哪种性质的卡钻,都要设法调整钻井液的性能,及时清除岩屑,清洗井眼,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卡。
1、浴井解卡
对于压差卡钻、泥包卡钻、缩径卡钻、沉砂卡钻等情况可以采用浴井解卡。这种方法即是向井内泡油,泡盐水或采用清水循环等方式,泡松粘稠的泥饼,降低粘附系数,减少与钻具的接触面积,减少压差,从而活动钻具解卡。
在钻进中遇到垮塌、粘性、膨胀性等易卡地层,可在钻杆与钻挺之间或在钻挺之间接上震击器,一旦遇卡,便立即上击或下击解卡。起钻中遇卡,如缩径、键槽等引起的卡钻经活动不能解除时,可以在卡点处倒开钻具,再接上震击器,对扣后,下击解卡,然后循环洗井,慢慢上提钻柱,如还不能解卡,可以转动钻具倒划眼轻轻上提。下钻过程中遇阻,未能及时发现而导致卡钻,或较轻的泥饼粘附卡钻时,均可以用上击器向上震击解卡。
在循环钻井液洗井的同时配合活动钻具,若卡的很严重时可以得到解决,但活动钻具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卡钻来进行,如果是沉砂卡钻或井塌卡钻则不能上提钻具,以免卡的更死,那么可以下放和旋转钻具,并设法建立循环,用倒划眼的方法慢慢上提解卡。起钻遇卡(键槽,缩径或泥包卡钻)时,可提到原悬重后猛放钻,切不可猛力上提,以免将钻头卡的更死。下钻遇阻,压得过大而卡钻时,则应用较大的力量上提解卡,对于压差卡钻,可以采取猛提猛放和旋转钻具的方法使粘附卡钻得以解卡。
申明:公司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株洲精德内部统计